老河口市教育事业发展新闻发布会

2022-11-29 14:05

2022年11月21日

主持人:记者朋友们,大家下午好,欢迎出席老河口市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组织召开的新闻发布会。本场发布会向大家介绍我市近年来教育事业发展情况,并回答大家关心的问题。出席今天发布会的有:

市教育局党组书记、局长殷建立同志;

市教育局区域教育发展研究中心负责人魏永权同志;

市教育局人事股方振兵同志;

市实验小学党总支书记、校长聂庆安同志;

我是老河口市委宣传部郑红。

下面,进行第一项,请教育局殷建立同志通报我市教育发展情况。

老河口市教育发展情况报告

老河口市教育局党组书记、局长 殷建立

各位媒体朋友们,同志们:

大家下午好!感谢大家一直以来对教育工作的关心与支持。我市现有中小学校56所,幼儿园89所,在校、在园学生、幼儿近7万人,全市教育系统共有教职工7000余人。

下面,我将老河口市教育发展情况向大家作一汇报。主要介绍6个方面的情况。

第一个方面:学校建设情况

多年来,市委市政府始终坚持教育优先发展,全力推进学校标准化建设,我市学校办学条件得到全面改善。近几年主要实施了以下项目。

1、2015年投入4.2亿元完成市第一中学易址新建项目。2、投入资金1亿元实施高级中学改扩建项目。3、投入资金5000万元,实施职校改扩建。4、投入资金5000万元,实施童营小学改扩建项目,目前已完成一期建设,二期工程将于近期启动。5、投入资金4153万元,新建幼儿园8所、改扩建幼儿园27所,增加公办幼儿园学位4950个。同时引进社会资本举办民办普通高中两所,智邦高级中学已于今年秋季招收应届初中毕业生367人;慧跃高级中学项目将于年底动工,2023年秋季开始招生,可提供学位1000个。通过实施一系列教育项目建设,我市学校办学条件明显改善,校容校貌更加美观。特别是近几年高中学校的建设,累计将增加高中学位2400个,使我市高中学位达到5300个,从明年开始可以满足我市所有初中毕业生就读高中的愿望。在硬件不断优化的同时,我市教育教学质量也不断攀升。2022年高考,我市重点本科上线人数达到312人,实现八连增。普通本科上线率达到51%以上,居襄阳市县市区第一位。

第二个方面:教师队伍建设情况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师是立教之本、兴教之源。”市教育局围绕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要求,多管齐下,培养了一支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一是“招”。近五年累计招聘教师752人,有效缓解了我市教师队伍结构性缺编问题。二是“引”。实施“优师返乡”计划,2022年引进老河口籍在外县市工作优秀教师13人,全部充实到农村学校任教,弥补农村师资短板。三是“轮”。建立健全义务教育教师定期交流轮岗制度,全市600余名教师参与城乡交流。湖北省小学数学特级教师、第八小学刘运金等一批城区优秀教师代表到农村薄弱学校进行为期2年的教学交流,有效提升了农村薄弱学校办学水平。四是“培”。通过国培、省培、市培、校培实现在职教师五年轮训全覆盖,累计培养小汉口名师183人、小汉口名校长10人,隆中名师23人、隆中名校长7人,湖北省特级教师9人,建设三级“名师名校长名班主任工作室”29个。五是“树”。注重选树先进典型,引领教师队伍建设。2022年市贾湖中学王琼被评为“湖北省优秀农村教师”,市光未然小学周春林、市第八小学闫红莲被评为“襄阳市最美教师”,市实验小学付春潮被授予“湖北省特级教师”荣誉称号。六是“管”。持续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常态化开展教师违规失范行为专项整治工作。

第三个方面:五育并举落实情况

习总书记强调“素质教育是教育的核心,教育要注重以人为本、因材施教,注重学用相长,知行合一,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我市认真贯彻落实习总书记关于教育工作重要论述和党的教育方针,坚持聚焦核心素养,落实五育并举,努力为学生终身幸福和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一是坚持德育为先。国无德不兴,人无德不立。育人的根本在于立德。近年来,市教育局围绕学生良好行为习惯、思想品德和健全人格培养,强化课程育人、文化育人、活动育人、实践育人、管理育人、协同育人。2022年8名教师在襄阳市班主任基本功和思政课教师基本功展示交流活动中荣获一、二、三等奖,多名学生在湖北省“中华魂暨新时代好少年”演讲竞赛中获得奖项;市光未然小学被推荐参评全国文明校园,第八小学等16所学校获“襄阳市级文明校园”称号。

二是强化体育为基。体育强则中国强,国运兴则体育兴。市教育局积极探索体教融合路径,多渠道扩充体育教育资源,搭建“育才杯”等体育教育平台,帮助学生在体育锻炼中享受乐趣、增强体质、健全人格、锤炼意志,全市学校体育工作呈现出“特色引领,龙腾虎跃”的生动局面,促进了学生全面健康发展。2021年,我市被教育部认定为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试点县市;2022年成功举办全省小学足球夏令营活动,我市有5名队员入选最佳阵容;在2022年襄阳市举办的小学生足球比赛中,我市小学6支队伍参赛获得了3个冠军,2个亚军,1个季军,遥遥领先于襄阳市其他县市。

三是秉持美育为要。美是纯洁道德、丰富精神的重要源泉。美育是审美教育、情操教育、心灵教育,也是丰富想象力和培养创新意识的教育,能提升审美素养、陶冶情操、湿润心灵,激发创新创造活力。我市不断强化学校美育育人功能,大力推动优秀传统文化进校园,在每个班级成立合唱队、舞蹈队,每年坚持面向全体学生举办美育节系列活动,举办合唱比赛、啦啦操比赛、课桌操比赛等,全面提升了学生感受美、表现美、鉴赏美、创造美的能力。2022年在湖北省第12届黄鹤美育节活动中(湖北省黄鹤美育节每三年举办一届,是省级艺术教育最高规格、最高水平、艺术门类最全的展评活动),我市师生荣获2个一等奖,2个二等奖,老河口市教育局获评优秀组织奖,襄阳市域内仅樊城、老河口两个县区获得此奖项。实验小学京剧《卖水》获得湖北省校园戏曲电视展演活动二等奖。在襄阳市22届青少年爱国主义读书教育活动中,节目《小小剪纸送给党》获得特等奖。在襄阳组织的中小学健美操比赛中,我市职业技术学校和特校获得本组别冠军,张集小学、实验幼儿园获本组别亚军。

四是倡导劳动为本。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离开劳动,不可能有真正的教育。”把劳动的种子深植学生心中,让他们热爱劳动、勤于劳动、善于劳动,才能不断在劳动中提升综合素质、促进全面发展,成长为堪当民族复兴重任的时代新人。我们通过建设劳动基地,开发劳动课程,举办劳动比赛,布置劳动作业,提升了劳动教育科学化水平。在全省劳动课程集中培训活动中,我市孟楼小学、实验小学、第八小学就劳动课程实践做了典型发言。

第四个方面:教育改革情况

改革是推进高质量发展的原生动力。近年来,我市相继续完成一系列教育改革项目,通过改革,推进了县域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促进“共同缔造”理念在教育领域落地落实。

一是“县管校聘”改革全面完成。2021年,我市全面启动中小学教师“县管校聘”人事管理制度改革。实行全体教师参与的校、镇、市三级竞聘制度,有效均衡了城乡学校教师资源,促进了教育公平。

二是“教联体”建设全力推进。坚持试点先行、逐步推开,优质引领、共同发展,目前我市已完成“第三中学、第四中学、第八小学、中心幼儿园”等4个“教联体”组建工作,正进行省级试点申报。以教联体建设为抓手,以强带弱,优化资源配置,逐步实现城乡义学校同步、协调、优质、均衡发展。

三是“课后服务”实现全覆盖。全面推进“双减”工作,落实中央、省、市关于课后服务的相关决策部署,建立涵盖作业辅导、自主阅读等基本服务和体育、艺术、科普活动、劳动实践、社团活动等拓展服务的课后服务体系,推动课后服务实现全覆盖,切实减轻家长和学生负担。目前全市48所公办义务教育阶段学校为4.6万名中小学生提供了午托、晚托或周末托管等课后托管服务。

四是家校协作、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取得新突破。倡导家校共育理念,组建家庭教育服务站12个,开办家长学校58个,连续5年开展“千名教师访万家”活动。组建“春泥”家庭教育讲师团,开展家庭教育指导“进机关、进企业、进村(社区)”活动,启动“星级家长评选”。关注学生心理健康,成立全市青少年心理健康指导服务指中心,设立10个指导服务站,培训心理健康教师1000余人。各学校均建立了完备的问题学生跟踪疏导档案,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第五个方面:职业教育发展情况

职业教育是培养技术技能人才的摇篮。我们全力振兴职业教育,职业教育取得新发展。一是教育规模不断扩大,实现从门可罗雀到学生济济的转变,年招生容量突破1000人。二是校园管理进一步规范。引入准军事化管理理念,用军队的优良传统、优良作风和严明的纪律管理学校、规范师生行为,学生学习状态和精神面貌得到明显改善。三是办学水平逐步提升。通过引企入校、校校合作,不断深化师徒制、“三三”制改革,加强学生专业训练,学生技能水平持续提高。2022年有29名学生提前被高职院校录取,百余名学生通过技能高考实现了“大学梦”。市职业技术学校获得襄阳市职业教育评比优秀奖。

第六个方面:学校安全工作情况

学校安全事关学生健康成长、家庭幸福生活、社会和谐稳定。教育部门始终坚持学生为本、生命至上、安全第一工作理念,以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感,不断加强优化校园安全工作。

一是强化校园隐患排查整改工作。实行学校自查、业务股室检查、局专班每月督查、多部门联合整治的校园安全工作模式,累计排查、整改各类安全隐患1000余个。二是持续弥补校园安全短板。2019年争取财政资金为全市所有公办学校、幼儿园配备了专职保安,2020年完成校园一键报警与公安部门联网全覆盖,2021年启动校园视频监控建设工作。2022年实施了校园安防能力提升工程,解决了18所学校校门口安全隐患问题,实现了全市所有学校监管视频联网全覆盖。三是强化食品安全。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要。2021-2022年,共组织开展食品安全专项整治10多次。为让学生吃得饱、吃得好、吃得有营养。我们在全省首先创新供餐形式,在全市义务教育学校推行自助供餐模式改革,学生想吃什么吃什么,吃多少取多少,还增加果蛋奶供应,确保学生在身体成长的关键时期,能够获得充足的营养供应。

近年来,教育工作虽然取得一些成绩,但与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仍有一定的差距,今后我们将以党的二十大精神为指引,以思想破冰引领发展突围,以干在实处保证走在前列,以“拼抢实“的状态推动老河口教育高质量发展,努力打造公平公正、功能完善、特色鲜明、充满活力的教育生态。

谢谢!

主持人:下面进行第二项,记者提问环节。请举手提问。

1.湖北日报:殷局长您好,我是湖北日报记者。您刚刚提到了优师返乡计划,您能否介绍一下优师返乡计划的具体内容?谢谢。

殷建立:感谢媒体记者对教育工作的关注。这个问题请教育局人事股方振兵同志作具体介绍。

方振兵:谢谢提问,我来向大家介绍优师返乡计划。众所周知,教师是教育发展的灵魂。近年来,我市教师队伍面临老龄化及结构性、学科性缺编,为了快速补齐师资短板,畅通外地优师归居河口渠道,助推我市教育高质量发展,市教育局2021年提出“优师返乡”计划,报请市委、市政府同意,于2022年正式实施,拟引进外地教师30名。“优师返乡”计划的主要引进条件为:1.年龄一般在35岁以下;2.具有本科以上学历;3.在编任教三年以上。主要采取预约报名、集中考察、编委会研究等方式进行。2022年第一批已引进13人,第二批拟引进17人。我们欢迎符合条件、有意向的外地教师致电了解:0710-8228987,或加入QQ群:829402576。谢谢!

2.主持人:请继续提问。

襄阳日报:我是襄阳日报记者。我们关注到老河口市近年来十分重视体育艺术工作,提出了“体教融合”理念,请问这项工作是如何推进的?谢谢。

殷建立:好的。这个问题请我们区域教育研究发展中心的魏永权同志来回答。

魏永权: 感谢襄阳日报记者的提问。“体教融合”是2020年中央深改委审议通过的,当时国家体育总局、教育部联合印发了一个文件《关于深化体教融合 促进青少年健康发展的意见》。

多年来,老河口市委、市政府把学校体育工作纳入重要议事日程,教育部门多渠道、全方位、递进式强化青少年体育锻炼,全市学校体育呈现出了“特色引领,龙腾虎跃”的生动局面。

具体工作中,老河口市下好了“五子”先手棋,搭建起了体教融合的四梁八柱。这“五子”就是建场子、配班子、筹票子、搭台子、结对子。

首先是改善条件“建场子”。近三年改扩建中小学运动场、体育馆48个,为学生人人参加体育锻炼提供条件保障,让绿茵场逐渐成为学校标配。

第二个方面是解决师资“配班子”。一是“培”,加强现有师资培训。邀请亚足联、武汉体育学院、湖北文理学院开展体育教师培训14场5000余人次,220名教师取得足球教练员(裁判员)资格。二是“招”,扩大体育教师招聘名额。近五年,新招聘体育教师29人,全市中小学专职体育教师达到113人。三是“引”,争取专业外援指导。与武汉体育学院和湖北文理学院签订合作协议,两所高校每年派遣体育专业学生进行3-6个月的实习。

第三个方面是活动引领“搭台子”。以“育才杯”体育联赛为活动平台,建立健全了三级体育联赛机制,常态化组织班级、年级联赛以及校际邀请赛、对抗赛等,还与邻近的谷城、丹江口、邓州等县市学校开展跨区域的友谊赛。教育局每年举办中小学生篮球、足球联赛和夏(冬)令营活动,每两年举办一届中小学生运动会。在襄阳市举行的中小学体育赛事中,我市捷报频传、独占鳌头。

第四个方面是多元投入“筹票子”。先后投入8600万元用于学校体育建设,将四中逸夫体育楼维修改造、城区学校运动场建设、校园塑胶场地建设列入政府十件实事予以推进。学校体育设施维修费、学生体质监测费列入市财政预算。利用体育中心体育彩票专项经费,保障一些体育项目顺利实施。

第五个方面就是多方协作“结对子”。包括外来教练员与学校结对子、社团优质资源与学校结对子、城乡学校手拉手结对子等,实现优质教育资源共享。

通过深入推进“体教融合”,很好地解决了体育教学人的问题、场地问题、活动问题、技能训练问题、评价机制问题,等等。带来的显见效果就是“一升两降”:全市中小学生身体素质合格率提升了3.2个百分点,肥胖率下降了5.5个百分点,近视率下降了2.1个百分点,培养和选拔了一批体育人才。在2021年省教育厅召开的体育工作推进会上,老河口市作体教融合交流发言,被教育部确定为“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试点市”。2022年全省校园足球夏令营活动选择在老河口举行,原中国男足国家队队长蒿俊闵现场教学。

总起来讲,体教融合、强身健体是一项学生欢迎、家长支持、社会赞同、惠及广大中小学生的素质教育工程。老河口市将重点跟进、持续推进,守正创新、久久为功,真正让体育“野蛮其体魄”,帮助学生在体育锻炼中享受乐趣、增强体质、健全人格、锤炼意志。

谢谢!

3.主持人:请记者提问。

荆楚网:我是荆楚网的记者。校园文化是学校教育的灵魂。请介绍一下老河口市校园文化建设情况。谢谢。

殷建立:校园文化建设内涵比较丰富。我们请实验小学聂庆安同志具体介绍一下他们学校的校园文化建设工作。

聂庆安:好的,感谢提问。作为一所百年老校,实验小学一直秉持“快乐学习 幸福生活”的办学理念,积极构建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的育人体系,用幸福教育的课程文化来彰显办学理念,让每个孩子都有幸福精彩的人生,让校园成为师生共同成长的乐园。具体来说,我们通过以下几个途径来彰显学校文化:

非遗文化进校园。近两年,老河口丝弦、湖北越调、剪纸等非遗课程相继在实小落户,我们打造实验小学老河口丝弦乐团,,让有着400多年历史的丝弦在汉江之畔再次回荡;湖北越调是鄂西北人的一种记忆,我们请来专业老师,让优美的唱腔在校园里传承;剪纸社团孩子们将对家乡的热爱,对美好生活的向往都浓缩在一个个作品里,在指尖上打开大千世界。

三节两会润心田。“三节两会”是实小体验式德育教育的展现,我校的科技节、艺术节、体育节、爱国主义歌咏会和诗歌朗诵会已经走过了22个年头,走进新时代,我们进行一定创新,在体育节上将啦啦操、体质达标与传统竞技项目结合,让每个孩子享受运动带来的乐趣,全员参与的爱国主义歌咏会和诗歌朗诵会上,孩子们用《少年中国说》、《沁园春雪》等弘扬中华优秀文化,用《红领巾相约中国梦》《我和我的祖国》来礼赞我们的祖国,活动成为学校特色爱国主义教育的窗口!

科普创客赋新能。今年的科技节既有无人机、水火箭等惊险刺激的表演,也有科技小制作、手抄报等全员参与类节目,科普已经走进了每个孩子生活。人工智能时代,我们通过打造创客中心,引入啊哈编程,面向全体学生开设编程教育,让孩子的思维得到优化,成立少年科学院,开设无人机、3D打印机、电子板报等课程,在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的同时,孩子们的解决问题能力、表达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交错提升,一批批学生在省市比赛中取得了殊荣。

开心农场重实践。我们形成学校的劳动教育框架,以《实小娃爱劳动》操作手册为主线,以开心农场为基地,设立了系列农耕课程,与二十四节气相结合,每个班级种植不同的农作物,孩子们参与到种植、观察、收获等全过程,在活动中了解植物的生长、分类、环境保护等内容,在出力、流汗的过程中,懂得了劳动创造美好生活的内涵,达到树德、增智、强体、育美的作用,2020年12月“学习强国”曾专门进行推送报道。

多彩社团助成长。课后服务,是落实“双减”政策的重要举措,早在2020年秋季我们就开始实施课后服务的2.0版本,采用“1+X”模式,即基础性作业辅导和30多个社团课程,阳光篮球、绿茵足球社团的孩子们让校园里充满生机,百灵鸟合唱社团、舞之韵社团啦啦操表演在全市“光未然艺术节”中取得桂冠,漫音三弦、古典琵琶由专业师资进行讲授,弥补了师资短板,科技社团为孩子们埋下了科技创新的种子,雏鹰鼓号队的展演获得了襄阳一奖奖,京剧社团的《卖水》获得了2021年湖北省校园戏曲展演二等奖,社团活动犹如立体的画、抒情的诗,让每个孩子都能自由成长!

通过一系列的课程实施,达成了我校的培养目标,即“六个一”,一表人才,一笔好字,一口好话,一流体魄,一门才艺,一项劳动,传承好中华文化,讲述好中国故事,建设好健康中国,创造美好生活,培养求真、有爱、追梦的时代新人!

新时代,新征程,我们将以二十大精神为指引,把教好每个孩子、幸福每个家庭、为社会提供高品质的教育作为我们的使命,为教育强国战略贡献我们的实小方案!谢谢。

殷建立:各们朋友,同志们!教育既是国计,又是民生。一头挑着国家富强、民族复兴的使命,一头挑着千家万户的幸福。教育工作者责任重大,使命光荣。我们将不忘“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初心,牢记“办人民满意教育”使命,加大工作力度,改进工作方法,弥补工作短板,努力建设教育强市,为老河口市高质量发展、冲刺全国县域经济百强,为老河口人民的幸福生活贡献更多教育力量!谢谢。

主持人:今天的教育事业新闻发布会到此结束,谢谢大家。

相关阅读